11月28日上午10點,“三界之外——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展鄭州站”在河南省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覽共展出王金嶺先生大寫意水墨精品112幅,較為全面地展示王金嶺先生自1980年代以來的風格流變與形成。
此次展覽由陜西省文聯、河南省文聯、陜西省美協、河南省美協、河南省美術館、西安美術學院、新鄉市委宣傳部、新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新鄉市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來自全國藝術界的知名藝術家、學者、評論家及王金嶺故鄉新鄉市縣領導共同參加開幕儀式。
畫家王金嶺
文/賈平凹
能在水面上撲騰,也可能濺出些水花的,往往并不是大魚,大魚多在水底深處。
這是文學藝術界常有的現象。
似乎有一段時間了,許多人在納悶:九十年代在陜西畫壇多么著名的王金嶺,怎么就沒消息了呢,是從政當官了,還是調往了外地?
其實王金嶺一直都在陜西,還在畫他的畫。
從宏觀上講,中國在大踏步前進,而著眼于某一個區域,又都是亂相叢生,這就是當今的社會。當畫壇上沒有了一個標準,眾生嘈雜的時候,王金嶺既不想附庸政治,也不想從眾同流,又不想追逐時髦,他是慢慢轉身,并不華麗地,坐到了一邊,只去想他要想的,只去做他要做的。
從熱鬧的席位上出走,選擇寂寞,這需要定力的;而從此即可以看到天,看到地,看到天地的精神,看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
不可避免,他離席的日子里,于別人的眼里,他是不停地蓋他的畫室,先是在灃峪里筑茅舍,又在翠華山下建新屋,這是多么有好心情又多么會生活呀,其實,這種不斷造屋的過程正是他艱難而痛苦的尋找藝術心靈的歸宿。為此,他遠離了江湖,不靠近官場,也不動用媒體,不鉆小圈子,甚至一些所謂的展覽,會議也不去,連畫也賣得少了,竟然對于一向以官為重以時髦為重以炒作為重的盲目接受藝術的顧客一概不賣。
誰都承認他是有繪畫天才的,但他知道珍惜,又知道如何去發展,因為他有他的抱負。于是,他“ 游名川,讀奇書,見大人,養自己浩然之氣”,在新筑的畫室里思考著什么是中國畫,中國畫的本質和精髓在哪里,揣摩歷史上的畫家和畫家的精典作品。天趣忙中得,心花靜里開,他的見解高了,判斷力強了,又十分苛求自己,反復實踐,專注作畫。
在一個下午,我們去拜見他,他是那么有興致地談著新近閱讀八大,徐渭,黃賓虹,齊白石的感受,也談著石魯和王子武。他一再在說,畫家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與天為徒的事,墨水要誠實,甚于熱血。當他拿出一批新作,大家一聲叫好。好在什么地方眾說不一,那又是一番爭論,最后幾乎達成一致的看法,他不是如書法由篆到隸由隸到楷到行到草的開宗立派人物,卻是特色鮮明個性十足的有大格局的畫家,他的畫:
一 傳達的是中國人的思維,處理情與理,處理意與境,處理虛與實,完全是中國文化的氣質。
二 已經完成了人與畫的統一。山水花鳥人物其實都在畫他,畫他的精神,畫他的思想情感,畫他的文化修養,畫他的生命品格。
三 功力越發深厚,筆墨更為精到,已不僅僅是技,而是道了。
我們對他說,水火既濟,寶鼎丹成,閉關修養該結束了吧?他說:哪里是閉關修行不閉關修行呀,搬柴運水,無非大道行。我們都笑了,他也笑了,笑得是那樣平淡而燦爛。
我想,是真天才者,時間是不會虧待的,他的畫將會贏得更多人心,他也定會在社會上產生大的影響,當然這種影響不是市場影響,而是藝術的影響。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荷花 151x83cm 1984年 中國美術館藏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南瓜花寫生 1979年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殘雪 1993年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秋山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秋山(局部)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山居圖 2008年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春山高亭圖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留得一片云煙 2016年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華山煙雨 2017年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華山云霧 2017年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山雨欲來 2017年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夜話 1986年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碧江山廬 2015年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月下高秋 1985年
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 華山下棋亭 2017年
王金嶺先生
王金嶺(1940.1.15—2017.10.25)祖籍河南新鄉,1963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79年調入中國美術家協會陜西分會,歷任陜西省美協創作研究部主任、《陜西美術通訊》主編、陜西省美協常務理事、顧問,陜西國畫院顧問、國家博物館“石魯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陜西省花鳥畫研究會名譽會長、西安美術學院、廈門大學、河南大學客座教授,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七十小筑南圃,居長安終南山下。
金嶺先生畫風沉雄,筆墨咨肆不羈,于常見題材中獨出心裁,所作寒山、野鶴、狐女、秋荷具有強烈的西部風格和東方意味。其繪畫經歷了早年的探索階段、中年藝術風格形成階段以及晚年對筆墨的提純階段,每一個歷程中都可以看到他孜孜以求的探索過程以及深入思考、不斷創新的藝術理念。他是當代陜西長安畫壇的杰出代表,是繼石魯先生之后將中國的大寫意畫的理與法、意與境、筆與墨、情與境處理到一定高度的藝術家,他不但傳承了長安畫派“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創作理念,更是將當代中國文人的風骨與作品完美結合的典范。
其主要作品有《潑墨荷花》《鶴》《華山松》等,其中作品《荷花》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獲優秀獎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主要出版物有《長安土風畫派王金嶺中國畫作選》《山水畫庫》《長安十家》《中國美術館藏品選集》《中國美術全集(第四卷)》《百年中國畫集》《當代中國著名中國畫家作品精選》《大家范畫·王金嶺卷》《中國當代名家集萃·王金嶺專輯》《中國近現代名家作品選粹·王金嶺專輯》等。論文有《中國畫程式初探》《石魯用意之道》《詩與畫的變形》《筆墨談》《賦彩談》《金嶺畫語錄》《見山文集》等。